《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一周,票房就已突破19億,豆瓣評分高達8.0,堪稱口碑與票房雙豐收。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不僅提前鎖定國慶檔票房冠軍,更是創造了國慶檔電影票房歷史新高。
電影的成功不單是因為有陳凱歌、管虎、徐崢、寧浩等七位知名導演,更重要的是因為它的內容可以打動每一個觀眾心底的悸動。電影攫取的是新中國時代浪潮中七個重要的時間點,但落腳點在于人,從普通人的故事出發,展現個體與時代的相遇與共振。
電影上映后,“葛大爺還是你大爺”“我和我的祖國導演”等頻頻引發熱議。戲內精彩,電影的幕后故事同樣精彩。2個半小時的電影對于觀眾似乎還意猶未盡, 9月30日上線B站、每周一12:00更新的《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幕后紀實節目將電影里的故事延續到了另一視角中。
節目已經上線的第一期是關于《回歸》中薛曉路導演幕后的故事,《回歸》講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盛典的歷史時刻。杜江、朱一龍、王道鐵扮演的升旗手和護旗手,要在零點零分準時把中國五星紅旗升在香港的上空。升旗手的壓力可想而知。![《我和我的祖國》幕后紀實節目上線 幕后故事同樣感人 《我和我的祖國》幕后紀實節目上線 幕后故事同樣感人]()
? ? ? ?作為升旗手的杜江,專門去訓練基地接受了專業的訓練和指導。從《我和我的祖國》幕后紀錄片曝光的花絮看到,杜江在炎炎烈日下要訓練的任務有:身上背著T字架身體筆直,指尖夾著撲克牌站軍姿,如果牌掉下來就加時5分鐘,頭當然也不能放過,頭上頂本書并且保證書不掉下來。
![《我和我的祖國》幕后紀實節目上線 幕后故事同樣感人 《我和我的祖國》幕后紀實節目上線 幕后故事同樣感人]()
杜江飾演的升旗手原型是朱濤,曾經擔任過香港、澳門回歸的升旗手。為了展現好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導演薛曉路邀請了時任交接儀式升旗手的朱濤作為升旗部分的總指揮和顧問,指導杜江、朱一龍等演員。在他的指導下,演員們除了訓練走正步、升旗這些基本動作,小到下巴、仰頭的角度也會被逐一糾正。
除了給杜江指點肢體動作和身姿形態,朱濤在節目中還大方分享了許多當年的珍貴照片。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故事,比如,當時儀仗隊抵達香港后,沒有場地也不能外出,只能在樓道里貼墻站立,完成日常訓練。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幕后紀實節目由北京元純傳媒有限公司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節目播出一周即在B站上收獲1131.3萬播放量,23.5萬人追劇,以及3.5萬條彈幕,評分高達9.6分。